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

NEWS

直播青春:纪念我在科利亚的日子

发表时间:2021-07-28 10:54

  一月十一日第一次来增城,通过面试,一月十八日进科利亚。


  科利亚的菜有辣有甜,有咸有淡,基本没有什么特殊口味需要适应,反倒是自己喜欢折腾,三伏天吃红辣子油火锅,大寒天吃冰激凌。来这么久,没有认床,没有挑食,没有怯生,一切都比我来之前想象的好得多。除了两三次回家,毕业前几次去广州校区,没怎么搭过公交和巴士。情人节、清明节、23岁生日,都是和秀琴、雪宛一起在科利亚度过,平常我们逛老街市、买衣服、吃蛋糕、看电影,深夜打英雄联盟煲韩剧,周末拎着大袋小袋从白水村市场买菜回宿舍坐在地上打边炉……曾经在宿舍养过几条金鱼,没有一个月相继离去,剩下一个鱼缸和一大包鱼粮。三月份种了薄荷,五月份种了花生,七月份养了绿萝,九月份花盆的绿豆夹子崩出几颗绿豆,兴奋得睡不着觉。现在宿舍阳台上还有一盆芹菜,每天让她晒清晨的阳光,饮深夜的露水,暂时还不能下锅。


  现在尘埃落定,回想大三第一学期课程结束,同学们各自忙着找实习单位,脸上多了几分沉重和倦容。朋友圈中有人说想去外星球,有人说想去盗墓,也有正经点的人想开家卖零食的淘宝店,而我真的想去寺庙扫地浇花煮水烧茶。到了十二月底,怀揣着精心准备的简历参加了2014年校园应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,终于在一月十八日进入科利亚开始实习生涯。


  刚开始实习的时候,我总是记不住公司重要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和邮箱,不会处理邮件,不会操作公司网站后台服务器,不懂使用CDR,不懂得项目申报的流程和资料的装订成册,认不清公司的股东和董事,接待客人前的准备常常丢三落四……最让我痛苦的是公司的档案室没有归档目录,文件存放杂乱,也没有齐全的电子档,找资料很辛苦且费时。 后来工作渐渐上手,便开始重新规划档案室。每天大部分时间在档案室整理档案,对它们进行分类、组合和排列,并且编制档号,设置目录,将档案一一扫描成电子版建立电子档案室,五月底基本完成,有一种触摸得到的成就感。


  六月的增城燥热,乌黑的云团在科利亚上空滚动奔跑,阵雨常常来得凶猛。甘蔗林和周边草木吸饱了水,长疯了,卷着痛痛快快的土腥气扑来,地上蒸出裹脚的湿热,全是蛮暴之气。六月中旬召开临时董事会,面对突如其来的改变,像被大雨刷新了一把,难以言喻的感觉。


  六月二十九日,毕业典礼。当天中午谢师宴上觥筹交错,有笑的、哭的、苦闷的、不舍的,还有拗扭着身姿合影的。都说毕业遥遥无期,转眼各奔东西,心中百味杂陈,仿佛这标志着漫长的青春期,终于,缓缓落幕了。


  七月一日我们从学校回来,员工大会刚好结束。接下来的时间风向渐渐收紧,公司已经建立并且完善了很多管理规则和制度。从某种角度上说,公司的管理思路有所改变,同时渐渐也建立起了良性的运转机制,一个又一个的具体的问题也慢慢得到解决,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向前发展。


  鲜血饱满的青春随着公司效益的发展继续着,我相信,现在每做的一件小事,每一件微不足道的事,都在慢慢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,公司的发展也一样,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,每一个艰难的小步都是值得欣喜的。


  如今十月份已经结束,屈指算来,已经工作了九个多月,期间有过不少的喜乐、挣扎、苦闷和心灵的劳累,但幸运的是,收获了很多。


  工作上,有时任务是比较突发并且紧急,我常常手足无措,很沮丧,幸好黄秘书教了我好多。在这期间,秀琴、雪宛也帮了我很多,她们两个为我倾尽全力。每当工作在大家的帮助下,到最后都能顺利完成的时候,总能深深体会到什么是“感激涕零”,什么样的朋友才能配得上重如泰山的“可托付”。


  生活上,作为潮汕女孩,偶尔会“贤淑”一下,穿着打扮得大妈模样逛菜市场,学着大人讨价还价,至今已学会做“牛奶紫薯西米露”、“可乐鸡翅”、“姜糖蜜汁鸡丁”、“萝卜干炒土豆丝”、“香辣鸭脖”。闲聊时我和阿秀经常有搭没搭地排遣雪宛,我们说她的脚下肯定拴了月老的红绳,所以才来科利亚的。每次她为他煲爱心汤时,我和阿秀总能无耻地蹭到一半,喝着香浓的汤当然要友好地祝他们幸福。虽然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吃货,但同时我还是一个“不健康”的胖子,经常小病不断,每一次生病去新塘医院,除了雪宛和秀琴,还有黄永佳、彭少东焦急忙碌的身影,挂号、问诊、领单、结账和取药,每次心里除了深深的感恩外,总会多一份怨憎,怨憎自己的无能。


  性格上,秀琴、雪宛和我,我们三个小女生彼此之间投合,天真烂漫,不谙世事,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,就会坚持,会认为没有妥协的必要,完全没有意识到职场上锐气背后的冷酷,自负背后的危险。后来在慢慢的磨砺中,感觉有一些东西慢慢消失了。我们在工作中互相监督,无论是做人做事都努力争取“恰如其分”,再也不会因为有点值得开心或者骄傲的小事就当成是噱头或者胜利,尊重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行为表达方式,重视“感受”多于“情绪”。我慢慢明白,我们性格上消失或者变淡的东西,应该就是思想里的“自我偏见”。有时还会自我揶揄:我们仨,在科利亚就是用青春时光换取美满和幸福,这辈子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。


  最后,感谢科利亚的领导、同事们,感谢我的几位好友,感谢我们相互扶持一起走了这么久,每当你们给予无私的帮助和指导,总能把我的心里焦虑的褶皱熨平,让我觉得这份工作是值得珍重的,感谢你们。


分享到: